“我们小组认为,和统计表比起来,折线统计图更能够反映我国50年代到90年代人口变化和沙尘暴增长的趋势,我们能够看出人口增长和沙尘暴有关系。”
“人口增加了,砍伐的树木就多了,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展,加上春季的强风和不稳定空气,就形成了沙尘暴。”
在北京市西城区拥有百年校史的长安小学的一间普通教室里,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正在讲台上发言,话题是人类活动和沙尘暴之间的关系,身后的大屏幕上是他们小组总结的“研究成果”,而台下坐着的三位老师和其他同学则不时向他提出疑问。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也许你很难相信这是五年级小学生的课堂发言。或许你也想不到,这既不是数学课,也不是科技课,而是一堂“关于沙尘暴的研究报告”的语文课。
研究报告,这个也许是大学课堂才提到的词,现在出现在了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上。面对这个陌生的题目,同学们不知从何下手,刘老师告诉大家,其实“研究报告”的写作只需要三个步骤: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可是面对一堆关于沙尘暴的密密麻麻的资料,同学们犯了难:“老师,我们看见这么多数字都快晕了!”
“不用着急,我们请冯老师来帮大家。”刘老师把数学课冯老师请上讲台。
在冯老师的指导下,各个小组的同学把数字分别整理到条状统计图、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数据顿时变得一目了然。
大家通过自己整理的复式统计图发现,人口增长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有很大关系。同学们还发现,春季沙尘暴的发生次数最多。“那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请科技课张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冯老师又将课堂交给了张老师。
张老师告诉大家,沙尘暴的形成有许多原因,其中沙源、强风、不稳定空气是主要因素。在播放了一段介绍沙尘暴产生原因的短片后,张老师引导同学们围绕人口和沙源的增加、春季气候的特点,与沙尘暴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这种别开生面的授课方式,一直负责长安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的陈主任深有感触:“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线,老师们提前把各科教材中很多重复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原来需要三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现在只需要一个课时就能讲完,而且教学效果更好。老师之间也有了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学校的教学氛围也变得更加和谐。”
“真的非常感谢科技老师、数学老师和我一起上这堂课,我的课堂负担减轻了很多。虽然不同老师的合作意味着课前工作量的增加,但我们的综合素质也同时得到了提高。”在亲身体验了这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后,语文课刘老师感触良多。
“我们上课前要准备很多资料,这样可以了解很多课外知识,课堂上我们可以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课后原来要写三份作业,现在只用写一份,而且还是和我们生活相关的、有趣的话题,我们当然喜欢啦!”主题课刚结束,一名同学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长安小学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是在“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Environmental Educators' Initiative,简称EEI)项目推动下,取得的积极有效的实践成果。“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是中国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bp公司于1997年共同启动的一个长期教育项目,目的是将环境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到全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中。
作为EEI的试点学校,长安小学经过长达六年的实践探索,将不同学科教材中重复的内容整合到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课程模式。
然而任何创新都要付出代价,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探索道路上,长安小学曾经面临许多困难。“跨学科渗透教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却增加了老师们的工作量。但学校最后克服了经费和人力有限的困难,在各个年级开展了《保护资源、从我做起》、《大草原与沙尘暴》、《黄河啊、永生的母亲》等主题教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长安小学的崔校长介绍道,“同学们用废旧报纸换来了再生纸作业本,在他们的绿色日记里,不仅有自己突发奇想的节水小窍门,还有对北京绿色奥运的畅想,我们发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在逐渐深入到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六年来,作为长安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顾问,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EEI项目合作伙伴)的田青博士一直参与长安小学跨学科渗透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她说:“长安小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比较前沿的,它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和理念。那就是除了教授知识以外,学校也应以生动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长安小学的教学探索,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分会负责EEI项目的李清先生评价道:“我们在EEI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强调的一个理念就是,学校只有让师生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我们才能说它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长安小学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变化。”
从“关于环境的教育”到“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EEI项目经历了丰富多样的探索历程。全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EEI试点学校加入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探索中,他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过九年的努力,EEI项目已经在全国19所高等师范院校和2所综合性大学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在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立了86所中小学试点校和3个“环境教育野外基地”,直接受益学生已达500万人次。
我们看到,通过EEI项目试点学校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EEI一个倡导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学大环境正在形成。正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同学们发现,可持续发展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有理由相信,当绿色的种子播洒在孩子心灵的沃土,在春风化雨的呵护下,它们定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到那时,就是我们采撷绿色梦想的动人时刻了!